打印

配器法

配器法

关于配器法



说到配器法,其实是个很复杂的学问,即有抽象的理念化的东西又有具体的技巧、理论方面的知识。为一首歌曲配器,首先要做的当然进行分析,细细推敲歌曲的意境、情绪、调式调性、速度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运用和声进行、节奏加上不同的乐器,来编制出织体效果(呵呵,有点懵?可我已经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述了啊)。

比如:一首很庄严的歌曲,我们尽量的不用或者少用分解和弦,一首有力的歌曲或进行曲,我们尽量多用柱式和弦和正三和弦。而一首抒情的慢歌,我们尽量多用分解和弦与副三和弦。

再比如:一手欢快的歌曲,我们尽量使用跳跃性的和弦进行,而一首慢而宽广的歌曲,我们却要尽量避免跳进的和声进行。

   那么乐器呢?要搞清楚这些,我们同样要对乐器的特性有所了解。你如果只是个歌曲编作者或乐器演奏员,可以不去考虑配器,但要成为一个作曲家,这点一定要做到。

主奏乐器用什么?辅助乐器用什么?铺垫乐器用什么?节奏乐器用什么?呼应乐器用什么?

比如:你想把小提琴作为主奏乐器,那么,你就要知道,小提琴最赋有表现力的音区(也就是范围)在哪些地方,是否符合这首歌曲的表现。

再比如:小号的音色特性与长号的音色特性是很接近而且谐和的,与小号齐奏,会增加铜管的饱和度,但由于长号声音略有沙哑感且不如小号敏捷,因此,一些快速跳跃的地方就很难和小号同步。

再再比如:萨克司的音色近于人声且极赋有歌唱性,把它用在前奏或间奏,抒情之处用它和人声呼应一下等,会给歌曲增添一份情绪的渲染。

乐器的功能:

钢琴:主功能是和弦和旋律,其次是低音和节奏;

吉他:主功能是和弦和副旋律,其次节奏;

贝司:主功能是低音,其次是节奏;

铜管乐器:在气势磅礴处的主功能是旋律,其次是节奏,在抒情乐段有时用它们做副旋律;

小提琴:主功能是旋律,由于其“飘”的特性,有时用它“飘”在主旋律后面做副旋律;

大提琴:其深沉的特性,主功能是表现特定情绪的旋律,其次是强化和声中低音的进行;

打击乐:主功能是节奏,其次是效果;

二胡、板胡、笛子等民族乐器:主功能是旋律,其次是副旋律;

琵琶、阮、洋琴等:主功能是节奏,其次是旋律。



在配器中,要用不同的方法相结合,利用和声进行(和声进行我们已经讲过,这里就不论述了)的法则,来丰富歌曲。

比如和弦式:分解式、柱式、离调式、呼应式、模仿式、加强式等等,使各个声部和乐器相融合。使伴奏起到“绿叶”的作用,更好的衬托出主旋律。

节奏的类型:

节奏是歌曲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但指打击乐,打击乐仅仅是表现节奏的乐器。节奏有很多种,也有一些经过不断演化而形成的骨架相对固定的节奏型。比如:

JAZZ(爵士):  

POP(流行):  

POLKA(波尔卡):  

打击乐的低鼓一般是演奏重拍,而贝司作为节奏低音乐器,一般和低鼓同步,小军鼓和踩镲一般在重拍子之间有时是密集有时拉开,吉他当节奏乐器时一般和小军鼓同步。



标注和弦:

原来和大家讲过,配器前,先分析再标注和弦。一般标注和弦的步骤是这样的:

1、                   标出最后的主和弦以及它前面的属(或属七)和弦或下属和弦,构成了终止式;

2、                   歌曲开始的和弦(一般也是主和弦);

3、                   标注每个完整乐句的最后一个和弦(尽量用正三和弦)

4、                   分析一下,如果你把完整乐句的最后一个和弦当成这个乐句的终止的话,它前面该用什么和弦与它组成终止式?呵呵,标注上;

5、                   然后,根据小节中占大多时值的音符给其他每个小节配上一个或者两个和弦(尽量用副三和弦);

6、                   然后根据和弦连接(也就是和声进行)的法则把和弦连接起来。和弦连接的法则:

声部力求平稳,稳定---不稳定—稳定;

    7、    写出低音进行(注意,低音进行往往决定着和弦的转位),OK了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Processed in 0.009835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