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照你的旨意成就

照你的旨意成就

(可14:32-26)
前言
宣告:請高舉聖經宣告:這是我的聖經 它定義我的生命 它宣告我的產業 它命定我的能力 今天我要領受神的話我要大膽宣告 我的心思警醒我內心敞開 我必要脫胎換骨奉耶穌的名,阿們!

※今天我們要從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禱告,一同來思想:如何照你的旨意成就
※請讀經:
14:32 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禱告。
14:33 於是帶著彼得、雅各、約翰同去,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
14:34 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儆醒。
14:35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
14:36 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有時候,信仰經驗無法運用在生活經驗上
-有句話說:順服就是蒙福
-我期待我們每位弟兄姊妹都是蒙福的
-而蒙福的前題就是:順服:這是我們今天所談的主題
-面對生命所產生許多的問題、疑問…,我們的認識實在有限

一、我們對上帝心意的暸解,是非常有限
-人不知「好」或「不好」
-我們的禱告,不要用「必」,這會帶來危機

Ex:在德國有一位佈道家生病近乎要死了…
Ex:德國有個教會的牧師為信徒禱告:主,你必給他方言…
Ex:在泰國有一個基督徒錯過一班公車…
Ex:有一個基督徒的孩子在樹屋上玩,結果意外死亡…

Ex:希西家王強求一件事,結果造成很大的遺憾:很慘!!!!
-他所處的環境很特別,他是南國猶大國的王,但他親眼遇見北國的滅忙
-當先知告訴他快要死了,建議他要寫遺書
-一方面他是好王,南國在北國滅亡後,有二個好王,一是希西家王、一是約西亞
-他流淚向神求壽數,神果然多給他十五年
-這一給啊,就造成了幾個問題:
1、神給他壽數後,他就心裡開始驕傲,後來因為他自卑,神就延遲忿怒(代下32:24-26)
2、巴比倫王派使者來找他,結果希西家就把他的財寶展示給使者(代下32:27-31)
3、他在和上帝求壽數後第三年生了一個孩子:瑪拿西
-希西家在十五年後過去,瑪拿西十二歲(代下33:1)登基
-他是一個極惡的王,在位五十五年,結果把以色列人帶去拜偶像
-死後,由他兒子亞們登基,當然才22歲,當了二年的國王就被臣僕所殺(代下33:21)
-亞們留下一個8歲的孩子—約西亞登基,這個孩子從小看到他父親、他爺爺的作惡,他知道必須要選擇好的,所以他是一個好的王

-弟兄姊妹,向神強求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我們不清楚神的心意

-關於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門徒也不知道,耶穌從馬可福音第八、九、十章各講到他即將受死的預言

-第一次:可8:31: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彼得是什麼反應? 耶穌明明的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可8:32

-第二次: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可9:9
-門徒什麼反應? 門徒將這話存記在心,彼此議論從死裡復活是甚麼意思。可9:10

第三次: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可10:32-34)
-門徒的反應是什麼?雅各和約翰要求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

-他們完全不明白神的心意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照著神的旨意來成就」,是因為在神的手上有籃圖
-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二、我們對世間事物的暸解,是非常有限
-在這個世界中,人所知道的事,也是有限的
-以前的人說:天圓地方,結果證明是錯的
-以前的人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繞著地球跑,後來也不是這樣

-約伯就曾有這樣的經歷:神問他許多的問題…

※這個世界中,有許多事是我們不明白的
-大:這宇宙很多事,無法知道的,就算有人將己知的部份告訴我,我也看不懂
-小:世界大最小的單位是電子:分子>原子>中子=質子>電子
-無論是最大的、或是最小的,我們所知道的部份,實在很有限

-科學在1906年之前,認為科學是全知的,可運用公式算出
Ex:一個物質的情況,可用已知的數式了解
-在1906年之後,已完全改觀了(源自Issues in Science and Religion一書)
-現代科學認為有些事是不能掌握與了解的

-在啟蒙運動之後,基督教的信仰產生很大的挑戰,其中就是發展出自由神學
-自由神學,雖然稱為神學,但是卻是選擇性的相信聖經
-也就是:如果理性無法去了解的,就作些奇怪的解釋
EX:耶穌走在海邊、五餅二魚
-為何自由神學會這樣解釋?因為他們不相信神蹟

※什麼是神學?
-我自己非常欣賞一位英國的神學家John R. W. Scott(史托德)
-他對「神學」下了一個定義:就是學神!感謝主!神學的目的是要學像神
- Scott在幾年前在台灣,因為他已經年紀大了,大概不會再來了
-這令我想到:周聯華牧師封口後來又講道、趙鏞基幾年前說不再來台灣,之後又來…
-這就令我想到:神的意念真是高過人的意念,因此,也許Scott還有機會來台灣

-我們喜歡用經驗法則是體會信仰,但這根本是行不通的
-聖經中提到耶穌的哭有二次,一次在路19:41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它哀哭,
-另一次,耶穌讓拉撒路復活,這是我們比較熟的經文
-耶穌的哭不同於之前為耶路撒冷的難過,他是為著馬大的不信

※馬大和馬利亞的態度:
-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11:21)
-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裡,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11:32)

-耶穌問馬大: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馬大說: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約11:26-27)
-耶穌說:你們把石頭挪開。那死人的姊姊馬大對他說:主啊,他現在必是臭了,因為他死了已經四天了。(約11:39)
-這表示馬大和馬利亞是用經驗去體會信仰,然而,當然,這些是有限的

-一個理性的分析有助於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但是有它的限制的
Ex:非洲的一位總統,分析了他的國家

-最近景氣很不好,政府官員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
-有人說是因為戰爭…什麼原因,至今政治家、企業家、國際觀察家…所知道的仍然是有限的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照著神的旨意來成就」,因為很多事,我們根本不知道

三、我們對人的本性的暸解,是非常有限
-聖經中充滿許多的人性觀,是很真實的人性
-當耶穌要面對這個十架最重要的救贖時刻,祂的人性是何等不願意
-剛我們讀到的經文中,講到耶穌的心境:
-可14:33「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
-可14:34 「甚是憂傷,幾乎要死」
-這是一個重要的人性的表現,是非常真實
-我不知道:如果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而你當時在場,你會用什麼言語來安慰耶穌?
-耶穌顯然沒有從門徒那兒得到安慰,祂似乎就是一個人…,讓我告訴你
-像耶穌那樣的冷靜,其實是滿違反人性的

※聖經中,有許多教導會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違反人性:
-耶穌教導我們:要原諒人、饒恕人、愛仇敵
-保羅說:要有大患難中,仍然要大喜樂
-上帝要先知約拿向世仇亞述人(尼尼微城)傳福音
-上帝要亞伯拉罕獻以撒
-面對死亡,聖經教導我們不要傷心…

-這確實充滿許多違反人性的事
-耶穌不只是教導我們這些看來是非人性的教導
-耶穌自己也作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保羅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7-8)
-為義人死、為仁人死,這些都不稀奇,但耶穌卻罪人而死
-從這些教導來看,我們確實要承認,我們對聖經所定義的人性,我們知道得很有限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照著神的旨意來成就」,是因為我們對人性的認識是有限



結論
-今天早上,我們講到三個方面的認識受限:上帝的心意、世間的事物以及人的本性
-我們因為受限,所以才要尋求一條安全的道路
-如果,我們凡事學習「放手,讓神來做」,那就是一條安全又平安的路

-「放手給神來帶領」是跟信任有關
-今天我非常認真問你:你信任神嗎?
-現代人彼此間不信任,以前是sars,最近是毒奶粉
-當詐騙集團那麼多時,信任就變得不值錢了!
-然而,我們對神呢?是信任?還是不信任?
-你願不願讓上帝來帶領你前面的路?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Processed in 0.012048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