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成人钢琴】我一年过钢琴十级,一年半做演奏级

【成人钢琴】我一年过钢琴十级,一年半做演奏级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学钢琴去考级、发这帖子都不是为了炫耀,简单的说,我学钢琴是因为我需要,我想把自己的写的几十首歌做出来,但我是个穷小子,在一般的棚子让别人帮你做一首伴奏至少要5000,做50首歌就要几十万了,要是好一点的制作人就更贵了,我只会弹点吉他,所以我只能去学点钢琴,然后自己研究研究键盘自己做,至少我开始学琴时候是这么想的。

简单说下我的情况,我84年的,大学毕业到现在都是个宅男,所以我有时间练琴,每天10个小时左右,我一年考过钢琴10级,一年半考过钢琴演奏级,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如果花这么多时间练琴也都可以做到,我唯一的优势是我在学钢琴之前弹了六年多的吉他,所以我的左手手指可能会比一般初学的人灵活有力一点,另外对于识谱和乐理我也没什么问题,我组过乐队,在酒吧赶过场(弹吉他),自学过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和声,复调,曲式分析等几本教材(问朋友借了看的,所以我不觉得我音乐的理论知识要比音乐学院出来的人差)。
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一方面是跟所有想学钢琴的成人分享一下我学钢琴的体会,同时也希望看的起我的人可以支持一下我的音乐。

作品备注说明:本人的音乐小样都是本人在家独立完成的,作词作曲编曲演唱等等,目前作品大约50首,只试了发3首不同风格的作品小样
录音设备:COOL EDIT2.0、YAMAHA键盘型号KB280(市场价两千左右)、CORT吉他型号X6(市场价一千六左右)、吉他效果器505二、话筒是以前买家电时候的赠品(据说是98)
本人现状及愿望:由于我的作品是我在家独立完成,所以我觉得我的作品从编曲到音质等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以我现有的编曲水平跟现有的录音设备无法提高我作品的质量了,我们南京虽然也有很多棚子但我没钱找他们帮我做歌,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完善我的作品,不胜感激
本人联系方式:QQ790721179


我的学琴流程

我07年6月初学的钢琴(我当时23),一开始上的是成人班的大课,20节,教材的是大汤、拜厄、哈农指法练习。
以我个人的理解以及学吉他的经验,我认为哈农指法练习是基础,大汤、拜厄就是简单的小曲子。我上完两节大课以后,觉得这样的进度太慢了,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安排进度。我决定只练哈农指法以及弹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曲子,不再弹大汤跟拜厄的东西。
第一个星期我自己弹了致爱丽斯,第二个星期搞定梦中的婚礼,第三个星期开始我什么曲子也不弹了,只弹哈农,就这样每天10个小时都只练哈农,练了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我几乎没去上那个大课,因为去了也没什么用,十几个学生一个一个上的弹弱智的大汤曲子就要浪费将近半个小时了,老师再简单点评一下,简单演示一下下节课要还的曲子一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课对于我而言根本没一点效果。
而根据我自己的安排,两个月之后,我练完了哈农第一第二部分的所有练习,听那里老师说哈农第三部分的练习都很少人练,所以我就没练了,关于哈农的技术性的分析是:主要包括了音阶、琶音、模进,我练吉他时候也弹过类似的东西,所以我知道我当时已经练的可以了,每条练习我都可以达到160以上的16分音符速度(保守的说法每条160以上)。
第三个月我买了两本江苏省音协的钢琴考级书B套跟C套,买了考级曲的示范碟,开始练钢琴考级曲,哈农每天只练两个小时。从一级的考级曲开始弹,每级选两首曲子练,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下走。到我练到5级的考级曲时候,琴行打电话通知我我们的大课换了个新老师,说原来的那个老师没时间教了,我于是就去看看这个新老师怎么样。
新老师还不错,他只比我大一岁,说他好是因为他可以按我的思路走并给我些专业上的意见,但不会把钢琴教学的习惯性思维或者说习惯性流程强加给我,我于是拿我的5级考级曲还有我速度练到180的几条哈农去还课,而其他学员则是大汤,还有慢悠悠的哈农,于是很多学员转到其他班去上课了,说是看见我太受打击,我们这个班进度太快跟不上。
到最后三节课时候只剩我和一个小女孩了,大课成了一对二的课,大课结束时候我刚好还完两首9级考级曲,那时候大概是07年的11月,然后我继续跟我那个小老师上,转成一对一的小课,一对一的小课我只报了10节。
这10节一对一的小课我还的曲子是:三首10级的考级曲全部是C套的、肖邦很有名的那首《即兴幻想曲》,肖邦夜曲一首,肖邦练习曲之《黑键》(那时候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电影很能唬人,我承认我也有虚荣装B的时候)、《革命》、9号作品、《冬风》,最后一节课还的是练习曲中的3号作品《离别》。
我到考10级前,钢琴课一共就上了30节,大课20节,一对一小课10节,课是到08年3月中旬结束的,到考10级前我都没再上过课。
课结束以后我继续弹肖邦练习曲,到08年7月开始不进新曲子了,重新把三首10级考级曲练了一个月,然后8月就去考试了,然后过了。
考过10级之后我继续练肖邦练习曲,到9月底肖邦练习曲基本上全部练完了(一共弹了21首,有3首没弹),然后10月份练了三首曲子,李斯特的超凡练习曲4、5,也就是《玛捷帕》和《鬼火》,还有一首《钟》,然后08年11月,我开始弹演奏级的考级曲并且找老师上课,我选的是A套的四首,一共10节课,这次是一星期一节课,两节课过一首曲子,今年1月18号考试的,又过了。
简单介绍下演奏级:演奏级是江苏音协08年新出的一个钢琴考级级别,就是超10级的意思,必须通过钢琴10级的人才可以参加,目前为止全江苏省通过演奏级的只有19人,鄙人是其中一个。

整理一下我学钢琴一年半时间里弹过的曲子:
江苏省音协的钢琴考级曲1——9级每级两首(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10级考级曲C套三首,演奏级考级曲A套四首,
哈农指法练习第一第二部分,致爱丽斯,梦中的婚礼,野风飞舞,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中主题钢琴曲《秘密》,肖邦c小调夜曲(遗作),肖邦即兴幻想曲一首,肖邦圆舞曲三首(我买的是收录了一共肖邦17首圆舞曲的版本,其中的第7、10、14三首),肖邦练习曲21首(除了肖邦练习曲中的第11、15、17三首我没弹),李斯特超凡练习曲《鬼火》、《玛捷帕》,李斯特的《钟》,还有两几首流行歌曲(周杰伦的《蜗牛》,王力宏的《forever love》,等等)
至于一般人学钢琴肯定要弹的车尔尼的599——740,我一首也没碰过。


我的练琴方法
首先我觉得学钢琴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有兴趣就能坚持,大部分成人学钢琴就是一时的冲动,也就因为想弹那么两首曲子,《致爱丽斯》、《梦中的婚礼》、或者能弹唱两首流行歌曲骗骗人之类的,你让他慢慢学一两年乱七八糟的东西再来弹这些曲子,人家那点兴趣早就没了,这样反而折杀了大家对钢琴的爱好。
虽然说打好基础很重要,而且像我这样总是硬练大曲子是件很辛苦的事,不过我觉得练自己喜欢的大曲子,要比练你不喜欢但却简单很多小曲子有动力。
另外,我的概念是如果你弹过10级的曲子,那再回头弹6级8级的曲子就会觉得比较轻松了,至少你心里上会觉得比较轻松,所以我一直都在往上冲,没有长期盯着一首曲子死练。事实证明我练完几首肖邦练习曲之后再回头弹10级的考级曲我确实觉得比较轻松(肖邦练习曲都是超10级的曲子)。

有这样一个普遍的观点,中国的很多女孩到西方国外的餐厅或者酒店去弹琴的时候,钢琴基本功好是公认的,那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基础练的太多了。。。国外的乐器教学方法通常是先让你弹曲子,等你有兴趣之后想弹的更好在让你回头有针对性的补练点基础。
我平均每个星期进一首新曲子,但我还课之前基本已经不断不错的弹熟了,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程度,然后让我的老师给我讲解需要调整和控制的地方,我会记下来,回去自己再顺带着每天练两个小时,其他时间进一首新曲子,到下个星期还课时候,温习下旧曲子,外加新练得更高级别的曲子。
也许有人会说像我这样的拔苗助长外加蜻蜓点水的练大曲子,水平始终是不会有提高的,呵呵,这样的说法并不全对。我解释一下,我虽然平均一首曲子只练10天左右,但我每天练10个小时左右,100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练一首曲子已经不算短了。
一般来说,高级别的大曲子技术跟感情控制起来肯定都比小曲子更难,一时间肯定谈不了太好,但是你在低级别曲子里遇到的技术问题在新的大曲子里还是会遇到,所以练新的大曲子的时候还是可以练到你以前没做到或者没做好的一些东西,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大家每次都采取逃避的态度,遇到难的地方就混过去算了,我的意思是,你总盯着同一首曲子某个细节猛练容易产生厌烦的感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没天分,而这个时候把它放下去练首新曲子更容易让你有成就感。曲子弹多了,慢慢的你的手指控制能力也会提高,自然就能弹好了。


给成人学钢琴的信心

首先我觉得学钢琴不分迟早的,我不觉得成人学钢琴会比小孩天分差,你说让你一个成人跟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比跑步、比打架什么的你还会觉得没信心吗?你的智力跟身体的发育都比小孩成熟,你就单单比学钢琴没信心?小孩学的一般比成人好那是因为小孩学琴是家长逼着每天练,甚至是打着练,所以练琴时间上能有所保证,而成人学钢琴如果一旦没了兴趣,再自己逼自己练那就很难了,外加还要工作、恋爱、上网、各种聚会等等,练琴的时间不能保证了你当然练不好!
在我弹吉他的时候,圈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吉他小成,根据每个人天分及效率的不同,大约需要1500—3000小时,大约两三年,而吉他大成需要8000—10000小时,大约需要八到十年时间,但这种说法明显是按你练琴的时间来算的,而不是你到底多大开始学琴。换句话说,你如果每天练10个小时,那你一年就可以完成别人几年做的事。
根据遗传进化论,基因的改变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手指不可能因为你从小学钢琴而在你成长发育阶段变的更长、更细、或者更适合弹钢琴之类的,你吗也可以回想一下初中的生物课长颈鹿脖子变长的道理,长颈鹿脖子变长是先天的基因决定的,而不是由于长颈鹿从小锻炼吃高处的树叶而后天脖子一天天变长,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不是从小学钢琴,你长大了以后手都还会是本来应该的那样子,如果你还是非要说从小弹钢琴,弹久了手就是会有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也就跟你弹吉他弹久了手上会长茧一样,跟年龄大小学琴是无关的,你成人以后只要练那么久,你的手也会有同样的变化。


关于考级的看法

我认为考级本身没什么不好的,这可以证明你自己曾经在音乐上努力过了,并且取得了些成绩跟社会认可的一张证书,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庆贺一下呢。
正常情况下,我们介绍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说,哪个学校毕业,英语水平几级,在哪年参加过什么比赛,拿什么奖,被评为什么荣誉等等,钢琴考级也是一种证明,即使你只学了几个月钢琴就去考级,也只硬练了几首考级曲,其他什么都没弹过,视奏、乐理、视唱练耳也非常烂,但我觉得只要你不是靠走关系考过的级,那就是好样的。
但事实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貌似很强的人在帖吧里面以很高傲的姿态说些冷嘲热讽的话,说考级没意义、说人家基础很差,完全不懂音乐,等等。。。其实我觉得这样的人都挺没水准的?
一方面从宏观角度来说,这种证书的体系似的认证方法制度,不可能没有意义。确实,证书不等于能力,但这是一种最简单易懂的介绍自己的方法和凭证,这个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体系都是需要证书资格的认证的,毕业证,英语几级证书,会计证,建筑师证,报关员证。。。等等,甚至结婚证,可能有些人会说,两个人只要相爱,不领证也可以,但我想你们都知道至少小孩户口就很麻烦,还有一系列的法律保护的问题。还有如果你找工作或者评职称的时候,没有相应要求的证书就很难了,比如公司标准是211工程大学,你光说自己能力怎么强,即使你真的有能力也没办法通过的。虽然说在我看来,大部分要求本科毕业的工作,基本上也只能用到小学文化程度的数学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说考级没意义的人,你是不是觉得你钢琴的造诣已经比所有考级的主考官都高了?其他地方我不好说,但我们南京考场的钢琴考级监考老师大部分也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的音乐系教授,虽然考级的要求可能比不上中音跟上音的,但在全国也算高的,他们的评判标准应该轮不到一般人来质疑,而你现在凭借你的钢琴造诣又混出什么来了呢?我还想问一句就是,你父母打你骂你逼你学琴、逼你考级时候,你又是怎么跟你父母说的呢?而至于那些没考过级但又觉得自己弹的很牛的人,我就懒得说你那是什么心理了,

其实我知道,每个人心里都有块圣地,那是不能被触碰的。那些从小被打着骂着学琴的人没了童年还吃那么多苦,花了那么多钱(而成人学钢琴一般都想着怎么能不花钱、尽量少花钱,人家学了10年钢琴才去弹的那两首曲子,你当然不可以随便学一两年就也去弹,你要是敢去弹了,比如你要想学三个月就弹个6级的梦中的婚礼,学一年就去弹10级的肖邦的即兴幻想曲,(当然你一般不可能弹的比人家童子功弹的好,因为人家练的比你多),那人家给你的评价就当然是不专业,没境界,没控制,根本不懂音乐、不懂钢琴、侮辱大师的作品。。。等等。
其实这样的人都挺可怜的。传统的钢琴学习方法下,也就是所谓的循序渐进,就像搭金字塔,比方说弹50首3级的曲子,然后才能开始弹20首5-6级的,再然后弹10首8-10级的,最后再弹个两三首首超10级的曲子,比如肖邦练习曲,然后钢琴生涯就结束了,如果平均每天只练一两个小时琴,加上各种学生时期的考试耽误了,这样的确是要花个10年了。
事实上,很多从小学钢琴的人考了10级之后,就被学业或者家庭条件所限搁浅了,其中少数考了音乐学院钢琴专业,他们钢琴水平会更高一点,但就这样童子功外加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本科毕业的,他们弹的超10级的大曲子一般也不会超过10首,一般琴行的钢琴老师大多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巅峰时期一般也就是高三考试前到大一这段时间。这也就是大部分所谓钢琴“专业人士”的程度。
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研究生毕业的,超十级的曲子大概是二十首样子,简单的从数量的角度来说,我一年半里面弹的大曲子,已经类似或者说超过钢琴专业研究生所接触过的曲目了。然后你们会说对钢琴的认识,对音乐的理解,那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对钢琴和音乐的认识。

我对弹钢琴和音乐的一点认识
1、我觉得我并不需要你们认为必须的所有“专业”音乐能力。
每个人学钢琴学音乐的目的不一样,选择的方法自然也不同,从学院派来讲,钢琴视奏,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分析等等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乐理、曲式分析什么的我还行,不过视奏、视唱练耳能力比较差,但我并不觉得这是对我钢琴演奏来说必须的能力。
虽然说我视奏差,但我背谱能力比较强,像我弹肖邦练习曲,一般两到三天就可以背下整首曲子,8-10页的谱子,背谱演奏也是一般的钢琴大赛的基本要求,不过貌似大部分的人背谱都很差,这个难道就不算基本能力了?如果背谱不算基本能力,那视奏和视唱练耳为什么又要算评价一个人演奏能力的标准呢?
我觉得,当我们成人以后,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去学,忽略掉那些对我们没太多用的东西,比如小学到大学期间学的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等等每个学科的知识,对于我们实际生活和工作来说,都是没太大用的。
我觉得喜欢什么就弹什么,想弹什么就弹什么,用到乐理时候在补也不迟。
2、弹钢琴就是手指游戏,虽然说这个游戏并不简单。
老师教的时候会跟你说那些所谓弹钢琴的境界的东西,这首曲子的作者的性格、创作意图、时代背景、风格啊什么的,但这些所有的东西到最后还不是统统要集中到手指上来完成来体现。
从另一个角度说,所有音乐的简单基本要素,速度,节奏,曲式,速度等等,所有这些,到最后也是要通过你指尖的轻重缓急来体现,所以,光是弹钢琴的话,怎么看都是技术活,手指的游戏。
3、所谓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就是个难度大一点的模仿秀
演奏古典钢琴曲,是需要严肃而苛刻的,所谓二度创作根本就没有多少发展空间,大部分的老师会告诉你一首曲子应该出来怎么样的感觉,弹成什么样才叫对,弹成什么样才叫好,触键应该怎样等等,你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去演奏,否则就叫不懂钢琴,不理解作品,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和我们接触到的流行歌曲里面的翻唱不一样,一般的翻唱歌,你可以把编曲重写编配,只保留主声部的人声旋律,甚至唱谱也相应的一定程度修改。
但你弹钢琴能改音符、改节奏型吗?能把肖邦的《革命》用一半的速度去演奏,以夜曲的方式去演绎出来吗?演奏者自己的理解?这个很不靠谱的。古典钢琴曲演奏的基本要求就是还原,模仿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风格,你非要用现代的钢琴去模仿那轻盈的效果,或者让你去想象莫扎特、贝多芬,老师也经常会给你说你适合弹谁谁谁的曲子之类的话。

而且古钢琴跟现在的钢琴也不一样,键的触感更轻,共鸣、延音也小,等等,现在的人弹肖邦的冬风的,弹的再好的人,我也没见过能达到谱面标识的原速的(谱面速度是69的12连音,换算成16分音符的话,速度大概210左右,有几个人能弹这么快的冬风?我听过几个版本速度都在170、180左右)。李斯特的那些曲子也一样,光是速度就很难达到了。
说的再直接点,我觉得学古典钢琴就像参加明星模仿秀,真正的大师始终都是贝多芬、肖邦、李斯特他们,而就算是朗朗,李云迪之类的都只不过是 “追随在真正的大师影子里的小人物”,他们比的是谁模仿的更像肖邦、更像贝多芬,我觉得这跟那些去模仿周杰伦唱歌、模仿杰克逊跳舞的人在本质上没什么的区别。只不过弹钢琴的模仿更难一点,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一系列标准。

我觉得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研究一首别人的作品该怎么弹,倒不如去创作自己的作品。搞的再烂都是属于你自己的作品。弹钢琴当然应该向大师的作品学习,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以及手法上曲式上的一些技巧,但学习过后创作自己的作品才是最终目的。
当然,话说回来了,如果你真的想在古典钢琴这个圈子里混,你就必须按这些规则去走,至少整个钢琴圈子的氛围不可能因为我这一篇帖子而改变。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417889/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

Processed in 0.012020 second(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