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五)

灵修日记(五)

申命记1:1
经文: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标题:综述

这是让我们总括性看一段新的信息的开端,以让我们知道信息所主要描述的,就是事情所涉及相关的人员、位置和事情。

事情相关的人员乃是摩西和以色列众人,而所处的位置,乃是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巴拉,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和底撒哈中间。这位置主要所指的方位,是亚巴拉。而亚巴拉这一地点,关涉的地理位置却是非常广大;而与之相关的地方,也自然甚多。首先是约旦河东的旷野,这是整体性记载,表明其所属,乃是旷野地带;然后是疏弗对面,表明其相对应的地理位置,是相隔于约旦河的两边所属;再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是显明其所在的地方外围的地理地段,以表明其具体地理位置。这里让我们看见发生在亚巴拉这个地方,摩西与以色列人之间所面对的事情,乃是摩西有话要向以色列众人说。而这节经文首先记在描述的,正是关乎这卷经文所要表达的这一切信息的根本。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2
经文: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
标题:十一天的路程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所行过的道路,乃是以路程计算。

这段路程是由何烈山起首,经过西珥山,到达加低斯巴尼亚。这是记载了路程的起点、中转乃至终点三个方位,是要表明路程的长短。

而这里表明路程长短的方式十分奇特,并非直接表明路程的长度,而是通过路程的时间来表明。是以这里所记载的,有一个隐藏不知的信息作为标准,就是这“十一天的路程”的速度,没有速度,只有路程,却是有些怪异。而这路程也并不是直接表明长短距离,却是通过时间来记载,似乎这速度是人所共知的,也是当时待以色列人所定规的。尽管没有记载,但似乎以色列人都有一定的共知或公认。而这“十一天的路程”其实在一定意义上乃是固定的距离,是以我们可以借此反推出以色列人行路平均每天的速度,就是从何烈山经由西珥山到达加低斯巴尼亚的整体路程的十一分之一。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3
经文: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借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
标题:吩咐与晓谕

这里让我们看见时间进入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第四十年……那一年十一月初一日,有耶和华要借着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的话临到摩西,摩西便将之晓谕以色列人。

这里提出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整体性的——出埃及第四十年;另一个是具体性的——十一月初一日。其实我们可以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这里的两个时间概念,应该更加准确一点:前一个整体性的,该是“出埃及(后)”;另一个具体性的,则是“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这样的分述应该更合乎这里论及时间概念的本意。

而接下来的信息,则是蕴含了两个步骤,却是一股脑地全部合在一起描述的。首先是有耶和华要吩咐以色列人的话临到了摩西,才有摩西将这话晓谕以色列人。而这段信息,具体来说,应该是耶和华要有信息吩咐以色列人,只是需要借着摩西。而摩西所做的,就是照着自己所领受的信息晓谕以色列人。是以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话,在原则上是一种“吩咐”,而摩西自身也是在接受“吩咐”的人群之内,因为摩西自身也是一个以色列人。然而,摩西却有与众不同之处,因为摩西乃是领受了耶和华要吩咐以色列人的信息,是信息传输的通道,是以摩西需要的,不单单是领受吩咐,更是要记忆耶和华所传达的信息,把握其中信息的力度关键与本义内容,才能将之完美地“晓谕”以色列人,是以摩西的职事与执事皆是极为难得了!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4
经文:那时,他已经击杀了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来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
标题:时间背景

这里让我们看见信息所关切的时间背景,乃是在神为以色列人杀了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时候。

“那时”二字表明这里所要描述的,乃是这段信息发生的事情的时间背景。

这里的“他”圣经并没有直接表明对象,乃是让我们自己思想,不在信息的直接范畴内。而能够击杀了两个王,那自然并非某人独立为之,乃是一个军队战争胜利带来的结果。是以这里的“他”带有一个国家的整体性说明,或者也可以直接表明是神的能力作为干预其中。

对于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圣经特别记载了他们所居住之地,通过居住之地来引向他们的身份,其中也有让我们看见这两国所住之地,乃是经过战争归属于以色列的,成就了以色列两个半支派(即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产业所在地。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5
经文: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讲律法说:
标题:摩西讲律法

这里描述的是这段信息的重点所在,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申命记大部分的信息的概论描述。

承接前文,上面描述的是信息的时间,这里描述的则是信息的地点、信息的引发者和信息所涉及的事项。

事情的引发者是摩西,即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之间信息交流的传递者,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中保。

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非常明显,圣经的描述极其清楚,摩西只是在约旦河东,并没有过这约旦河。因为在米斯巴的时候,摩西在以色列人眼前不尊耶和华为圣,是以他失去了进入迦南地的资格,从而使得他只能行走到约旦河东,不能越界。

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是要讲律法,就是耶和华晓谕摩西的一切律法。摩西要讲律法,自然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以色列人,为了以色列民族,为了将要成就的以色列国度!这律法自然不是他自己能够颁布的,同样也不是他敢颁布的,因为以色列人,将要成就的以色列民族,乃至以色列国度,并非人力所能为,乃是耶和华神分别为圣的,要是他们归于自己,就是只能归于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6
经文:“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何烈山晓谕我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
标题:摩西讲律法(一)

这里开始时,圣经大篇幅记载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对以色列人讲述律法。

首先,摩西讲述的是律法的根本,乃是出于耶和华神在何烈山对以色列人的晓谕,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

非常明显,摩西讲述的事情,正是从何烈山的晓谕开始切入。

摩西称神为“耶和华我们的神”,明显是要表明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关系。虽然以色列人极其悖逆,但摩西却要让以色列人时刻记住这一信息,就是耶和华才是以色列人的神!这不仅是源自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信仰,更是以色列人在何烈山上集体经历到的,是以乃是有他们的生命见证为证据,见证其不可否认的确切性。

这里的晓谕在何烈山上,无疑是要有所针对,就是让我们知道晓谕信息的相关时间、地点等等内涵信息。

晓谕信息中提及以色列人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是要让以色列人不要忘记自己的位置,还没有进入神的应许之地,所以他们不能在这山上长期住居,而是要时刻准备继续前行的道路,直到进入神为以色列人所预备的应许之地。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7
经文:“……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这山地的各处,就是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利巴嫩山又到伯拉大河。……”
标题:摩西讲律法(二)

在这段信息里,特别提到以色列人所行走的道路,是要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以色列人的道路,以成为我们属灵历程的帮助。

道路必须有所“起行”,是以此为道路的开端,走道路所必须的第一步。第一步,是最艰难的!“起行”就是这样,是最艰难的第一步!

道路有所转折,不需因为道路的转折而有所包袱,因为这条道路本就危机重重。

道路经过的有山地,有靠近山地的各处,也有迦南人的地,又有山与河……是以显明这条道路是属于世界的,是需要付出代价行走的,是有山有水的,有诱惑、有阻碍……然而只要持定目标,坚定信心,就不会受其影响,反而将这一切视为动力,成就道路上的助力!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8
经文:“……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
标题:摩西讲律法(三)

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论及以色列人所要进入得为业的地,乃是耶和华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

摩西论及以色列人的地,这里讲到自己将这地摆在以色列人面前。这是非常奇特的一种描述,是摩西以权柄带出的宣告。本来全地都是耶和华的;赐予地业,也是耶和华的赏赐与祝福。但在这里,摩西以全权宣告自己将这地摆在以色列人面前,并非取代耶和华神的权柄,而是表明自己所处的光景,此时乃是与耶和华神联合了!换言之,摩西此时说话,不是出于自己,而是凭借神的权能,如此才能大胆地宣告“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

以色列人要作的事情,就是进入那地,得那地为业。非常明确,摩西所宣告的是“你们”,并不包含他自己,这并非有意隐藏,也非将自己融入“你们”之列,实在是摩西深知自己已经失去了进入那地的权柄,无法承受进入那地的祝福。

摩西介绍以色列人所要得为业的地,并非他们自己能够承受的,而是耶和华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启示应许赐予他们的。这里明显表明了摩西对于土地权柄的认识,他知道产业并不是人的能力得到的,土地不是人的争战得到的,这一切都是耶和华所赐予的。而耶和华赐予以色列人土地,也并非此时以色列人有怎样的好行为得到的报答,而是因为耶和华神曾经对他们先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应许。非常明显,摩西在这里的话语中表明了此时的以色列人的状态,是不配得到这应许之地的,而他们却得到了!他们得到不配得的,乃是因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承受的应许!是因为神的应许!是因为生命的传承!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
经文:“……那时,我对你们说,管理你们的重任,我独自担当不起。……”
标题:摩西讲律法(四)

摩西论及曾经自己面对以色列人的感受,就是深深地感到自己独自担当不起管理以色列人的重任。

摩西面对以色列人,深感自己的无奈。所以有了这里的“那时……”,引出了摩西与以色列人的交流。

摩西表明自己的情况,就是面对以色列人,要承担起管理职责,摩西表明自己担当不起。圣经没有表明摩西论及自己担当不起管理以色列人的众人的原因,只说了“独自”担当不起,这就引向了摩西的一个需要,就是服侍中的需要,或者说是管理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就是同工的配搭。因为摩西感到担当不起,不仅因为管理的责任重大,而且他更是强调了其根本原因,乃是“独自”担当不起。一个人是无法面对众多人的需要而能够完全兼顾的,是以摩西知道管理以色列人的责任重大,是摩西自己一个人无法承担的,所以他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情况,让以色列人知道自己所肩负的重任。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10
经文:“……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多起来。看哪!你们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样多。……”
标题:摩西讲律法(五)

这里让我们继续看见摩西的讲论……

论及以色列人的人数之多,是耶和华的作为,并非人力所能为之。

摩西在这里称神为“耶和华你们的神”,是要以耶和华的名与以色列人建立关系,是直接的关系,强调“神”的超然性,以显明“你们”在耶和华面前不过是自然的存在!就连以色列人的人数增多,也是耶和华神的作为带动导致。是以以色列人能够成就国度,自然也是神的作为!

这里借着呼吁性的动词“看哪”引发出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数目多起来达到的标准,“今日”就已经有了“像天上的星那样多”的数量与规模。这里用“天上的星”的数量之多来比喻以色列人的人数多起来,是以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人数之多,。已然超越了这个世界的限制,成就了宇宙的概念,从第三度空间直接跨入超越第三度空间的存在。非常明显,这里的以色列人,已然不是单指着肉身的以色列人而言了,也包括了属灵的以色列人,就是因信耶稣基督的名,从而借着耶稣基督成就了属灵生命的以色列人,就是神的教会。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

Processed in 0.018708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