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指責法利賽人: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
前幾天和活水教會連絡時,聽到上次去服事的那位小腦萎縮的病人現在恢復的很好,人胖了,講話也清楚多了。村子裡的人知道耶穌醫治了他,就開始在他家中聚會。想起幾週前聽說:在同一場陡鏁裡有另一對母女,她們在聽道時,覺得還很得幫助,但當開始為病人陡鏁r,做女兒的告訴媽媽:「這是個唬弄人的教會,以後不要再來了。」
一、 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
這個強烈的對比,不禁讓我想到了聖經裡的教訓和平常周遭所發生的事情,心中頗為感慨。早在伊甸園裡,亞當和夏娃的墮落就是從「不信」開始,他們懷疑神對他們的愛,不聽從上帝的話,卻相信魔鬼的謊言,想要自己作上帝,自己決定善惡,才會被撒但引誘,違背了神的命令。所以,羅馬書十四章23節,說:「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不要以為不信是小事,人的罪,就是始於懷疑、不信神,這是所有罪惡的根源。這個不信的罪性代代相傳,不斷在人的裡面發作。神的兒子遇過,保羅也經歷過,直到今天仍然屢見不鮮。
如果我們考察聖經,就會發現耶穌可能是遭遇到最多「不信的拒絕」的人。祂是神的兒子,世界是藉著祂造的,但是人卻因不信,拒絕接待祂。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約六35-36) 不但如此,祂醫病、趕鬼、傳天國的福音,到處人潮蜂湧,但在自己的家鄉,因為他們不信,耶穌就在那裡不得(不能)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可六5,6)不能行異能是因為耶穌的能力不足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他們的不信攔阻了神的作為!
不只是一般人,就是耶穌的門徒也一樣有不信的問題。耶穌要他們去醫病趕鬼,他們卻對來求幫助的癲癇病人束手無策,耶穌嘆息,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太十七17) 當耶穌復活後,他們聽見耶穌活了,被馬利亞看見,卻是不信。他們就去告訴其餘的門徒;其餘的門徒也是不信。(可十六11,13) 不是一人不信,而是大多數的門徒都不信。多馬甚至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約二十25) 所以,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9)
耶穌非常了解人性,那也就是為什麼當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他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想要試探他。耶穌心裡深深的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可八11,12) 為什麼耶穌不肯行神蹟?不是因為祂不能,而是祂很清楚,這些人的本意是想要試探祂。對一個不信的人,就是看到再多的神蹟,因著他心剛硬,因著他的成見,他也不會承認,他也無法相信!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耶穌醫治管會堂的女兒時,要叫那些不信的、在旁嗤笑的人出去;長年教導屬靈爭戰、做醫治釋放的周瑜家牧師在陡鏁r,也一定先請不相信的人離開,因為「不信」會攔阻神的工作!
即使在今天,「不信」仍是信仰最大的敵人,不只是未信者,信徒也一樣,基督徒的身分並不一定是有信心的保證。甚至有些在神學院裡教神學的教授,出版研經書的解經家,其實並不信神!這就是為什麼有研經學家把「紅海分開」解釋為:因為那是紅海最窄的地方,水很湥裕瑪蛋偃f以色列人可以走過去;但是卻無法對隨後追來的法老軍隊何以被淹沒一事提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他們也解釋「五餅二魚」能餵飽五千人是因為餅很大,但也同樣無法說明一個小孩如何帶得動那麼大的餅。也有解經書上說:耶穌能在水面上行走,是因為適逢旱季,加利利海有的地方已乾涸,但為何彼得又會沉了下去?總之,不信就是不信!所以耶穌指責法利賽人: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 他們熟讀聖經,有敬虔的外表,卻自己作主、下判斷,不信站在面前的彌賽亞,甚至還抵擋、迫害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