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基督精神
美国名校的校训本来也是代表建校的初衷。如果去研究一下,你会发现,“真理”与“自由”这两个词出现在美国大学的校徽和校训上的频率最高。其灵感多出于耶稣的一段话:“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哈佛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大学,始于“哈佛学院”,1636年设立,目的是训练“公理会”的神职人员。距五月花号登陆不过16年。
十年后(1646),哈佛学院定下“校规”(Rules and Precepts)规定“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认识上帝、认识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并让每一个学生因此把基督作为一切健全的知识和学习的根基。让每一个人因为明了上主是智慧的源头而暗自祈祷以求努力装备自己,寻求来自上帝的智慧”。并且规定,每天必须阅读圣经至少两次,以增进神学与逻辑的能力,并学习实际的与灵性的真理。
1692年,哈佛设定了以“为基督和教会的真理” (Truth for Christ and the Church)作为校训,并写在校徽上。原文是用拉丁文写的“Veritas Christo et Ecclesiae”。“真理”这个字在校徽的正中央,它分布于三本打开的书上,两本书朝上,一本朝下。根据哈佛网站的解释,这代表人的“理性”有限,需要上帝的启示。当时的校长是因克瑞斯·马瑟(Increase Mather,1639-1723)(1685-1701),他是位清教徒神职人员。
不过,随着文化环境的逐渐多元化,哈佛大学的性质也逐渐地在改变,它从训练公理会的神职人员到开放训练唯一神论教(Unitarianism)的神职人员。1806年上任的校长本人就是个唯一神论者。所谓唯一神论,那是个否认基督教三位一体和基督神性的宗教信仰,一般将之划分为自由派的基督教。这反映出整个智识界在走向开放、自由的风气。
1836年,在哈佛庆祝两百周年校庆的时候,校长宣布,在档案室找到了一个200年前的校徽设计图案,上面仅有“真理”这个字。1843年,这个图案被正式采用至今。哈佛的校徽以及校训就被简化为“真理”了。
据《我在哈佛遇见神》一书记载,高曼(Ari Goldman)发现,当初所设立的校训“真理”,其实“正是确认耶稣基督乃终极真理的另一种扼要表达”。只是,当这一校训重新被采用时,人们在意的是,基督与教会的字眼从此在校训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