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基督教学校成为教会界热议的话题,而上一期《教会》杂志刊登的“基督教古典教育与中国家庭教会教育的未来”一文又令我们希望对基督教经典教育(Classical Christian
Education,又译:基督教古典教育)有更深的了解。为此,本刊编辑部委托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华人教会的慕谦姐妹专访了唯理达学子书院的创办人戴维安夫妇。唯理达学子书院是美国唯理达出版社(Veritas Press)[2]创办的一所从事基督教经典教育的网络学校,八年前这所学校诞生并且发展迅速。创办人唯理达出版社总裁马林戴维安(Marlin Detweiler)
是基督教经典学校联盟(Association of Classical Christian Schools,简称ACCS)的常任董事,基督教经典教育的多产作家和演说家,他与妻子劳丽戴维安(Laurie Detweiler)多方面参与基督教经典教育超过二十年。除了唯理达学子书院之外,他们还开创了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日内瓦学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兰凯斯特市的唯理达书院,以及“基督教经典学校联盟”中的三大出版社之一唯理达出版社。劳丽作为唯理达出版社的执行副总裁,参与撰写了唯理达历史和圣经课程,以及“语音博物馆”。
作者: 雅歌 时间: 2013-12-4 12:44
慕谦:作为开始,你们可以分享一下美国的基督教学校的情况吗?有哪几种不同的办学模式、教育体系、教育理念?
劳丽:我想今天你们在中国看到的大多数基督教教育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基督教教育”。在美国,这种基督教教育大概起源于六、七十年代,它其实是对公共教育的一种回应,但是它并没有为孩子们提供完整的基督教信仰世界观,其结果就是它的学科没有和圣经的世界观结合在一起,只是在世俗教育(世界观)上添加了一门圣经课。这样的教育在七十年代的美国成为了一种潮流。现在,传统基督教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非常好的东西(我会称之为辅助或者补救之类),他们回归基础。另外一种教育模式称为原则导向(the Principle Approach),这种方式非常多地借鉴了基督教经典教育,也仿效美国立国的先贤们,它的根基的核心是非常美国式的,因为它是以美国立宪立国的方式看待事情。还有一种模式是夏洛特蔠森(Charlotte Mason)的模式,她强调创造性和探索世界,人们往往更多地在幼儿身上使用她的方法,世俗教育中与她非常相似的是蒙台梭利。这种教育模式有很好的方面,因为让孩子去探索周边的世界,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孩子是中心,让孩子来决定他们的道路。我养育了4个儿子,其中一个在小的时候对玩泥巴的兴趣远远高于算术,所以让他决定他的方向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然后就是基督教经典教育模式,它的概念来自于多萝西帠耶斯(Dorothy Sayers)的一篇论文《失落之学艺(The Lost Tools of Learning)》[3],多萝西帠耶斯与夏洛特蔠森有很大的相似处,但这两者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之处我认为正是我们所做事情(基督教经典教育)的基础。
马林:我们的朋友史普罗(R. C. Sproul)[4]介绍给我一本书《重获失落之学艺》。这本书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因为我们一直都觉得应该有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而道格拉斯威尔逊在这本书里用非常清晰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然后我们就大呼“这就是我们希望为孩子们提供的”。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他们能够处理这世界临到他们的任何事,当上帝把他们托付在我们手中的时候,我们能够给他们能力和资源去做上帝呼召他们做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我们相信基督教经典教育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教育元素和教育工具。现在,我们的孩子做着一些非常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并且在他们很年轻(在22岁到27岁之间)的时候就开始做这些事。
劳丽:我将更为实际地说明这点。我会用一部文学作品——C. S. 鲁益师的《狮子、女巫和衣橱》——过一遍这个阶段,告诉你我们的教导是如何不同。在文法阶段,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内容,学生会问文法的问题:“露西今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她穿的是蓝色的裙子。”他们为了阅读的乐趣而读书,如同鲁益师坐在椅子上,跟一个小小孩讲述这个故事一般。他们学习享受故事,学习喜爱阅读,只是学习这个故事本身。进入辩证阶段,我们在课程设置中会再次学习这本书,但此时会思考书本里的阿斯兰是谁?是基督的形象吗?在这个故事的背后鲁益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修辞阶段再度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自己去阅读并且写一个自己的故事。模仿一个伟大的作家写作自己的故事,这也是鲁益师自己做的事情,他在孩子时期读过一些故事,于是模仿那样的故事写下了这个《纳尼亚传奇》。这样,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每一个阶段有怎样的区别。我们会根据孩子的阶段,对同样的文学片段做出非常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这么做的一个理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他们怎么会有不一样的学习。
慕谦:你们如何形容你们正在做的这个事工的使命?
马林:我们希望给基督徒父母的孩子提供基督教经典教育,让孩子能够在上帝为他们安排的位置上成为上帝治理的同工,来治理上帝创造的世界。让孩子们在投入的任何事情上为了上帝的荣耀,也为了福音的缘故成为领袖。
马丁路德很明确地说所有的呼召都是神圣的呼召。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进入牧职或者教育行业,但是我们也希望他们进入商业,进入科学领域、医疗领域和政治领域。我们希望所有行业的各色人群都能认识到耶稣在所有事情上的主权。我们希望看到我们的学生能够进入他们选择的任何领域,并且使得福音在这些领域中得到正确的应用。我们希望孩子们最终能够总是以上帝的眼光看待事物:上帝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的?这会怎样影响我的生活?薛华前些年写过一本书:《前车可鉴》(How Should We Then Live,直译:我们怎能存活),我认为这个题目精确地抓住了我们希望在教育中让孩子去做的事情。
注解:
1、唯理达学子书院的中文网址为http://www.china.veritaspress.com。——编者注
2、在“基督教古典教育与中国家庭教会教育的未来”一文中,作者将其译为“真理出版社”,本文使用该出版社近期确定好的中文译名“唯理达出版社”。——编者注
3、这篇论文发表于1947年。受这篇论文影响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经典基督教教育的文章、书籍,以1991年发表的道格拉斯威尔逊(Doug Wilson)的《重获失落之学艺》(Recovering the Lost Tools of Learning)为代表。——编者注
4、史普罗(R. C. Sproul):曾任美国改革宗神学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神学教授多年,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America)牧师,著有《教我如何不信他》等书。——编者注
5、指受《失落之学艺》的影响出现的一系列关于经典基督教教育的文章、书籍。
6、相当于国内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
7、7-9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中阶段。
8、10-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中阶段。
9、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俗称“美国高考”。——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