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Dr. Stanley Tam, 美国塑料公司(United States Plastic Corp.)等数家公司的创办人,一位相当成功的企业家,今年已经93岁了,但依然很健康,还能经常到各地去分享他的奇妙见证与成功的经验。Stanley年轻时正赶上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像其他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Stanley非常渴望成功,虽已信主,但却一门心思 想发财。于是乎,他不停地创业,不停地失败,真可谓“屡败屡战”。他曾是美国最早尝试从照片的显影液中提取银子的人,生意开始看似很好,但不久Stanley再一次面临倾家荡产的局面,在他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上帝感动了他,让他信靠上帝,不要放弃。从此他转向上帝,不再个人奋斗,立志过一个信仰与创业相一致的生活。为此他作了一件奇事,可视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个壮举,产权制度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创新:他注册了一个股权结构非常奇特的公司——51%的股权所有者是上帝,他自己只拥有49%,并严格按照这一比例分红。从此他的事业一发而不可收,数十年来,创造了每年都盈利的惊人记录。1955年,Stanley再一次深深地经历神,神让他将生意全部交托给神,专心做拯救灵魂的工作,因为这是最有永恒价值的事。Stanley经过疑惑与挣扎之后,最终将100%的股份全部转到神的名下,自己完完全全地成为神的雇员。奇妙的是,他的事业进一步蒙福,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他的庞大厂区就在美国俄亥俄州Lima市75号国道上,厂房迎面的墙壁上写着巨幅标语“基督就是答案”,这也恰恰是他的企业如此成功的答案。
因为是神的管家,尽管物质富足,Stanley却过着节俭的清教徒式的生活,夫妻曾长期住在房车里。他行事也很低调,从不抢夺神的荣耀,但却大胆分享神的福音。几十年来,Stanley平均每天带领3个人归主,迄今已经带领25000人信主。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当我对失丧灵魂的负担增长时,我的生意也增长。”因此,虽然经营着大小五个企业,Stanley却投入大量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为主作见证,直至今日。而他的企业却一直蒙福,常年没有亏损,是名副其实的“恩典企业”。Stanley将自己的奇妙见证写成几本书,其中最有名的是“上帝拥有我的产业”(God owns my business),几十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3、等级分明: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和长期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市场化改革不但没有消除等级观念,反而有所加剧,这在南方私人企业中尤显突出,私企老板与打工仔、打工妹之间的等级差别是不言自明的。美国人所信奉的“人被造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的观念,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企业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契约关系,工作之外的平等相处等商业伦理,在中国的商场上几乎是缺失的。国内企业的上下级关系倒更像是“主从关系”,甚至“主仆关系”。当人权不被尊重,雇佣关系就容易导致两级分化,企业规模越大,这种两级分化就越明显,越难以逾越,以至公司老板的影响可以渗透到员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现象实为西方所罕见。